西安三意社:中国戏曲史“活态”传承样本
西安三意社,这座承载着130年秦腔血脉的艺术殿堂,是中国戏曲史上罕见的“活态”传承样本。从清末民间班社到当代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,它始终以“守正创新”为魂,在历史长河中淬炼出独特的艺术品格与文化荣光。
西安三意社,这座承载着130年秦腔血脉的艺术殿堂,是中国戏曲史上罕见的“活态”传承样本。从清末民间班社到当代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,它始终以“守正创新”为魂,在历史长河中淬炼出独特的艺术品格与文化荣光。
是秦人生存方式、思想感情和精神追求的表达,是融进东府人三餐四季的日常。清晨公园的板胡声刚起,晨练的老者就顺着调子哼起《三滴血》;在小巷里悠悠散步的人们,随口就能唱段《周仁回府》;田间劳作的农人,会把秦腔调子揉进号子,一嗓子喊出满身力气……戏,是邻里闲聊的话题,
9月4日,已走过130年岁月的西安三意社正式官宣,将于11月11日携“看家戏”《火焰驹》走进上海,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·歌剧厅精彩亮相,这也是西安三意社纪念演艺史开启13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20世纪50年代中期,为繁荣陕西戏曲,让秦腔走向全国,陕西省委决定拍摄秦腔电影。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在西安看了多场秦腔演出后,选定拍摄《火焰驹》,并提出演职员组成方案。1957年10月14日,陕西省秦腔电影剧团成立,随后前往长春电影制片厂做拍摄准备。
当秦腔遇上竖屏微短剧,一场传统戏曲的破圈风暴席卷而来。近日,国内首部非遗秦腔戏曲题材竖屏微短剧《火焰驹之烈焰不灭》在全网热播,行业专家与学者对其创新助力传统戏曲破圈给予了高度评价,数十家主流媒体也纷纷聚焦报道。
今年“五一”前夕,国内首部秦腔竖屏微短剧《火焰驹》登陆央视六套,将百年经典剧目改编成36集、每集3分钟的竖屏剧集,作品一经推出便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。这部由西影影视传媒、西安三意社联合浙江火驹影视、北京笑道影业联合出品的创新之作,正在撕裂秦腔界的认知——当千年非
这个周六(5月24日)晚19:30,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、兰州大剧院承办、兰州戏曲剧院倾情献演的"跟着艺术游兰州"戏曲进万家系列活动,本周重磅推出秦腔经典传统本戏——《金沙滩》!戏迷朋友们,准备好共赴这场热血沸腾的艺术之约了吗?